
Cinema 4D带领观众畅游梦幻岛 下文将要介绍William Dudley如何使用 Maxon的 Cinema 4D创建出令人惊叹的CG图像,并且如何使用这些图像制作彼得潘电影中全方位360度角度的动画场景
为了使用全方位360度角度动画来展现出J.M. Burrie笔下的活灵活现的彼得潘,著名的剧场设计师William Dudley决定使用Maxon的Cinema 4D来制作动画.制作完成后的360度的视角效果使得剧场中的演员和观众都完全沉浸在制作的梦幻岛动画当中.正是Cinema 4D的快速高效的制作模型,设置纹理,调整光照和进行渲染等功能,最终能设计出这虚拟而又逼真的视觉效果.
舞台设计主要受到了由Teresa Hoskyns设计的帐篷的启发.这一设计理念源于Cirque Du Soleil.剧院可以容纳1350个观众的观众席,而且外部房梁都悬在这个99%不透光的建筑上.这样保证每位观众的视线都能到达舞台而不受任何阻挡,舞台还包括舞台中心亭以及舞台上方作为巨大的放映屏幕来使用的墙壁。这样,就能360度全方位展现CGI图像,令观众第一次体会到震撼的视觉效果.
由 Dudley, Matthew “Mash” O’Neill和一组CG设计师团队设计的电影风格的动画,将现场的演员和实际道具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最终创造出了Dudley所能记得的最令人惊奇令人沉醉的视觉体验,他称之为“具有电影院效果的剧院”




高效的工作流程
制作完成后的360度的彼得潘动画使得观众完全沉浸在伦敦爱德华时期的飞翔体验.为了表现出当时的城市风光,Dudley和O’Neill找到了一张约1900年的伦敦城的地图.“我们绘制出了许多航线,这些航线上包括了大量的可识别的地理标志,如大本钟,白金汉宫,特拉法加广场纳尔逊圆柱等.” 我们首先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设计出400平方英里伦敦的模型,而且保证设计人员的16GB容量的内存可以装下这个模型,同时必须表现出多个细节,呈现出令人惊讶的视觉效果.最后我们使用Cinema 4D的polygon和HyperNurbs细分表面建模工具和一些摄影制图工具解决了注意难题. O’Neill 解释道“‘伦敦塔桥’是将塔桥的一幅精美的夜景照片绘制到简单的几何体上,然后在最后的渲染过程中添加模糊动态效果制作完成的 .”
Dudley还建立了圣保罗大教堂等许多多地理标志的模型.这些模型合起来将近有四千万个多边形-远远超过了预计的一千五百万的数量.为了减少多边形的数量,O’Neill使用了Cinema 4D烘焙贴图功能对细节部分进行渲染,然后把它们投射到与摄像机协调一致的平面上.虽然最后多边形数量降低到一千五百万,但是最后200多台电脑同时工作4个星期才完成了对这些模型的渲染.
彼得潘带领观众们身临其境,不仅在伦敦上空飞行,而且还穿过云朵和丛林,畅游海底世界,甚至身处海盗船甲板上.云朵是使用Cinema 4D的PyroCluster体积着色器系统,例子系统和MoGraph 2 动画效果模块共同创建完成的.为了设计出棕榈树下的梦幻岛的效果,设计团队使用Cinema 4D的毛发系统,将设计出的毛发都替换成编辑后的棕榈树模型.而使用Cinema 4D人物动画系统中的布料系统设计出海盗船队杨帆起航,旗帜在风中飘扬的情景.
全方位投射CGI 图像
找到如何将电脑显示器上的动画360度全方位呈现出来,需要多次进行试验.设计团队进行了很多尝试,直到他们发现了名为广域相机的插件,这一难题才得到了解决. “这一插件主要用来改变鱼眼镜头的角度,” O’Neill解释道. “通过调整曲柄的设置,我们就能够实现对360度全景进行渲染,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使用最好的反走样装置.”
A创建过程完成一半的时候, O’Neill和Dudley发现了由Per-Anders Edwards生产的DeGamma插件. “使用它加快了360度渲染过程的速度,” O’Neill 说道.
过渡
处理电影中的场景过渡有固定的专业术语.这些词汇包括划变,画面叠化和停等.现场剧经常通过幕帘降落或背景屏幕和设置的改变来表示场景的过渡.对于彼得潘来说,因为舞台是360全方位角度,所以不可能使用降下幕帘来表示场景的过渡.相反,道具从舞台上转移到舞台下,使用CGI情景将观众从一个环境带入另一个环境等都是场景过渡的方法.一场最令人惊讶的场景过渡是从水上场景转移到水下场景的转换.

为了完成这个场景过渡, “我们进行了两次动画渲染,” O’Neill解释道. “一个是在水上画面一直往下,而另一次动画渲染则是在水下画面一直往下.然后对这两个波浪形的途径进行渲染,最后在After Effects进行划变操作.”
当在现实与虚拟之间进行过渡的时候,他们之间的边界被刻意的模糊化了.Dudley解释道,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享受现场多媒体体验. 彼得潘歌剧舞台上的细节就是按照年轻人的需求进行设计的-穿着戏服的演员在地上和天上使用实际道具的场面以及使用制作的3DCGI进行演出等.这样就模糊了剧院和电影院之间的界线.”
他们如何将 CGI光照与实际场景中的光照实现一致性的呢? “这就是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情况了,” O’Neill 说道. “我们负责制作视频,而灯光技术指导也要跟我们一块工作.事实上每次进行视频制作的时候,灯光技术指导都是与我们一块工作的.”
每个工作环节都要考虑到预算.最后对视频进行渲染时,预算紧缺使得整个团队面临很大的压力,他们不能确定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但是 Cinema 4D却使他们信心倍增.. “事实上,这也是我们选择使用 Cinema 4D的原因之一” O’Neill说道.“当我在Cinema 4D中进行渲染的时候,我很清楚在渲染端口看到的图像并不是经过最后渲染得到的图像. 并没有像使用第三方软件,进口商软件和网桥软件等时所遇到的复杂的工作流程那样,你只需要简单按下一个按钮,然后渲染过程就完成了.”
在最初设计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的时候,我们反反复复更改了好几次.Dudley解释说道, “制作出细致而又真实的场景模型花费很高,而且还要面对制片人无数次更改模型的现实.使用Cinema 4D,我们就可以在建立模型,设置纹理,调整光照和创建动画等复杂的创建过程中进行更改,而且还可以将计划书和剧照的副本分发给技术人员和投资人,并且还能够快速有效地对这些精美详细的场景视图进行修改.软件中的正交视图对于创建技术制图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些技术制图可以最大清晰地显示舞台道具进行渲染后的结果."
Peter Pan by the Numbers
- 12 20K BARCO 放映机放映出 360度影像
- MPEG-2格式的CG动画以50 fps进行播放,每帧的分辨率达到了 11,790,00 像素
- 围绕着观众席总共有12个屏幕,每个大小为46 x 33 英尺
- 帐幕有100英尺长,而且歌剧院的圆屋顶上的灯光设备,音响设备和空调总共达10吨重
- 三根110英尺长的梁柱用来支撑一个360度全景的戏台
- 5个CG设计师花费10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创建具有虚拟效果的环境
- 200 台电脑花费4个星期的时间对CG图像进行渲染
